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用“8S1358”作母本,“豫麦50”作父本杂交,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小麦品种。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,品种审定编号:国审麦20210111。
【品质产量】2017~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,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哈尔滨)测定,两年品质检:测籽粒容重755/816克/升,蛋白质含量13.23/12.56%,湿面筋含量27.0/26.8%,稳定时间2.5/1.8分钟,吸水率60.0/58.7%,最大拉伸阻力84Rm.E.U.,拉伸面积18cm2。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7.07Kg,比对照扬麦20增产3.88%,增产极显著,二年汇总45点次,增产≥2%的试点30个,达标点次率66.7%。其中:2018年度平均亩产394.1Kg,比对照扬麦20增产3.64%,增产极显著;2019年度平均亩产440.04Kg,比对照扬麦20增产4.12%,增产极显著。
【特征特性】弱春性、全生育期197.7天,比对照扬麦20早0.3天。幼苗直立,叶片宽长,叶色浅绿,分蘖力中等。株高76.4厘米,株型较松散,抗倒性较强。整齐度较好,穗层较整齐,熟相好。穗形纺锤形,长芒,红粒,籽粒半角质,饱满度好。亩穗数30.3万穗,穗粒数41.5粒,千粒重43.0克。抗病性鉴定:高感纹枯病,中感赤霉病,中感白粉病,慢条锈病,中抗叶锈病。
【适宜范围】适于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、湖北、浙江、上海、河南信阳地区。
2021年秋播,小麦团队开展了优质小麦集中展示、稻茬麦高产攻关和麦玉高效模式示范工作,襄麦46在襄州、安陆、钟祥等地进行了种植和示范;2022年全省优质小麦品种展示机收实产中,襄麦46名列第三位,平均亩产比西农979增产66.3公斤,增幅为16.1%。襄麦46在襄州、枣阳、宜城等地核心示范面积约500亩,辐射带动20000余亩。
意向出价公示:
项目名称 | 转让单位名称 | 受让联系方式 | 合同金额 | 发布时间 |
---|
意向出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