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肚菌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由宜昌农科院完成。在平均最高气温连续几天低于20℃就可进行播种,一般海拔高于600m以上地方可以提前到十月底播种。 海拔低地方十一月初至十一月中旬播种。栽培前要进行大田处理,栽培菇棚的搭建。播种方式:播种方式一般有穴播、撒播、行播。在生产过程中多用撒播,即将菌种掰成2×2cm小块均匀的撒在厢面上,然后用土壤完全覆盖。覆土厚2-3cm左右。菌种用量300-350袋(菌种袋规格17×33cm)。
播种后,马上要进行覆地膜。营养袋的放置时间及方法:一般情况下,播种后10-15d左右,当菌床上长满白色的像霜一样的分生孢子时,开始放置营养袋。分生孢子并不是长得越多,产量越高,孢子量产生适中才是最合适的。营养袋的放置方法是将灭完菌的营养袋的一侧面打满孔,将打满孔的一面平放在菌床表面,稍用力压实。保育和出菇管理。当第一茬羊肚菌菇帽长至5-7cm左右,菇体颜色由灰黑色转浅黄褐色,菇体表面凹凸不平稍有展开时,即可采收。
今年上半年羊肚菌出菇季节多次奔赴荆州、十堰、神农架、远安、夷陵区等地,开展珍稀食用菌羊肚菌技术指导,大力开展推标贯标工作,推广《羊肚菌大棚设施栽培技术规程》标准,使我省羊肚菌生产标准化、规范化。大多数基地按照标准化生产产量稳定,亩产平均约250千克,每千克售价100元左右,纯收益超过8000元。7月份组织召开了宜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,邀请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以及岗位体系专家、宜昌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做专题报告,推广《羊肚菌大棚设施栽培技术规程》标准,来自宜昌、十堰、神农架、荆州等县市区食用菌从业人员参加会议,并在会上交流了羊肚菌、香菇、桑黄等种植技术经验。截止12月份,团队指导的各基地已完成羊肚菌的播种工作,集中示范栽培面积超过300亩,辐射带动1500亩。
意向出价公示:
项目名称 | 转让单位名称 | 受让联系方式 | 合同金额 | 发布时间 |
---|
意向出价